top of page
拾隅空間設計.png
拾隅空間_web_home_banner_png3 複本 2.png

以感為墨,以念為界,

用文字織就空間,投射日常的一隅。

Inspiration × Escape

​靈感 × 出走
IMG_9377.heic
01

威廉‧透納特展:崇高的迴響

藝術與設計從不是單向呈現,而是一場靜默的對話,我也感謝展場那片寧靜光線,讓我得以暫時卸下防備,用一種工整卻柔軟的方式,重新感知自己的時間與存在。​

作品最重要的價值,不在於它曾被多少人評鑑,而在於它是否在某個人疲憊於生活的片刻,讓他感受到被看見、被理解、被安撫的溫度,如果藝術有意義,那份意義,就藏在那一道在心中回響的光斑裡。

02
ADP官方照片3.jpg

獎項背後的空間語言:關於美感、生活與一種深深的感謝

在設計產業中,「獎項」時常被視為作品完成度與創新價值的象徵,然而,對於一個專注於住宅空間的設計團隊而言,獎項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評審的肯定,更是對人如何住得更好這件事的深度回應,在每一個被提名、被選出的設計案背後,真正值得關注的,並不是形式的炫目,而是它是否讓生活,變得更輕盈、更舒適。​​

03
IMG_7350.JPG

光的儀式:燈光、展覽與觀看的歷史場域

每一次燈亮起的瞬間,都是一場微型儀式,我們進入一個被設計的場域,一個由光劃定的時空邊界,從古代神殿的燭光到當代展場的感應式燈控,燈光的角色早已從實用跨越到象徵、從工具轉化為語言。

04

《一一》重構的,是影像,也是空間的觀看秩序

DSCF0020.jpg

在《一一》中,楊德昌讓我們看見的不是一個故事,而是一個家庭的縫隙;而在《一一重構》展覽裡,策展人選擇讓觀者走進這些縫隙,以空間為語言,以動線為節奏,重新構築觀影與記憶的關係。

靈感的碎片,藏在生活的喧囂裡。
Fragments of inspiration rise with the bustle of everyday life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