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獎項背後的空間語言:關於美感、生活與一種深深的感謝
在設計產業中,「獎項」時常被視為作品完成度與創新價值的象徵,然而,對於一個專注於住宅空間的設計團隊而言,獎項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評審的肯定,更是對人如何住得更好這件事的深度回應,在每一個被提名、被選出的設計案背後,真正值得關注的,並不是形式的炫目,而是它是否讓生活,變得更輕盈、更舒適。
在我們的設計語彙中,空間並非單純的結構堆疊或風格表述,而是一種關係的編織,它與居住者之間,應該存在著高度的對話與信任,每一處動線、每一道光影、每一面材質的選擇,皆以「人」為核心發展,讓人能自然地走動、靜下來、生活其中,而不受設計約束。




設計應該如水,適應生活的形狀,而非框架於某種美學形式,這一直以來都是拾隅的設計哲學。
我們深信,美感不應止步於視覺吸引,而是有節奏、有溫度,具有陪伴感,在長時間共處後,依然覺得「舒服」,甚至「被理解」,設計不是一個人的創作,而是一場關於傾聽的協作,我們感謝每一位願意與我們分享生活習慣、喜好與夢想的居住者;也感謝每一次細膩的提問、每一段共同面對困難的過程,沒有他們的信任,就不會有這些被看見的作品,也不會有這些令人驕傲的榮耀時刻。



榮耀終究會歸於過去,但空間仍會繼續被使用與呼吸,每一座得獎作品之所以重要,不在於它被多少人看見,而在於它曾深刻地參與某個家庭的生活變化,若設計有意義,那麼它的意義便是在於,在一個人疲憊回家、在雨天備茶、在夜深人靜時安靜閱讀的那些時刻裡,讓他感到安心。
這份安穩與靜謐,便是我們最深的期許,也是我們最誠摯的感謝。
bottom of page



